- 2022-7-1 2023年武漢市非物質文...
- 2022-6-8 科技項目申報
- 2022-6-9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(yè)認定
- 2022-6-9 合肥市高新技術企業(yè)認定
- 2022-6-8 發(fā)明專利申請
蚌埠市行業(yè)資訊
大家好,小編整理了蚌埠市企業(yè)七大股權激勵模式、股權激勵的四大誤區(qū)的相關內容,龍子湖區(qū)、蚌山區(qū)、禹會區(qū)、淮上區(qū)、五河縣、固鎮(zhèn)縣、懷遠縣的朋友們一定不要錯過了,看完您如果有不明白或是想要代理的,可以直接致電小編咨詢!
11年專業(yè)代理免費咨詢:19855107810(微信同號)
(臥濤集團:抖音短視頻運營推廣、網站關鍵詞運營推廣、項目申報、工商財稅,股權設計、軟件開發(fā)、可研報告、商業(yè)計劃書、專利商標版權軟著、科技成果評價)
一、蚌埠市企業(yè)七大股權激勵模式
1、員工持股:就是公司直接無償贈與或者補貼員工購買公司股票,使其在公司股票升值時獲得收益,貶值時遭受損失。
2、股票期權:所謂期權,通俗的理解就是一種期待權利,指公司激勵員工在規(guī)定的時間內可以以事先確定的價格購買公司一定數量的流通股票,當然員工也可以放棄這種權利,這就是股票期權。
3、業(yè)績股票:顧名思義,即當員工達到預期的業(yè)績目標之后,公司授予其一定數量的股票或者給予其獎勵金來購買公司股票。
4、延期支付:是指股權激勵收入不在當年發(fā)放,而是按公司股票公平市價折算成股票數量,在一定期限后,以公司股票形式或根據屆時股票市值以現金方式支付給激勵對象。
5、股票增值權:是指當公司的股票價格上漲時,員工可以獲得相應的股價上漲的升值收益,這個模式下員工是不用出資的。
6、限制性股票:指事先給予員工一部分股票,但是對該部分股票的來源、拋售等作出限制,等到員工完成特定目標之后,才會解除限制,員工可以拋售股票以獲得收益。
7、虛擬股票:也就是干-股,員工可以據此享受一定數量的分紅權和股價升值收益,但沒有所有權,沒有表決權,不能轉讓和出售,在離開企業(yè)時自動失效。
二、股權激勵的四大誤區(qū)
誤區(qū)一:將長期激勵與中短期激勵混為一談
常有企業(yè)管理者會問:“既然給了這部分員工股權,他們的固定薪資是不是能減少?”很明顯,他們問出這樣的問題,是因為他們沒有理解長期激勵和中短期激勵。
如今,員工的薪酬結構普遍分為中短期薪酬激勵和長期薪酬激勵。
中短期薪酬激勵主要指基本工資、年度獎金等,用于回報員工現期或上年度對公司的貢獻。
長期薪酬激勵則是對員工未來貢獻的回報,股權激勵是其中的一種主要方式,是對員工未來推動公司業(yè)績的激勵。
換句話說,在員工的薪酬結構中,股權激勵應該是一種增量,不能被視為員工當前獎金和現金薪酬的一部分。企業(yè)更不能高估所授股權的價值,停止對員工中短期薪酬激勵的調整,甚至變相降薪。
那么,員工的中短期薪酬激勵和長期薪酬激勵的比例該怎么定呢?一般來說,員工職級越高,長期薪酬激勵的比例就越高。
誤區(qū)二:股權激勵一次性做到位
有的企業(yè)管理者出于好意,想一次性把股權激勵做足做到位。
“我的員工在前面困難的時候跟著我,大家都很努力、很辛苦。這次推行股權激勵,想把總量做多點,這樣每個人都可以多分點?!?/span>
企業(yè)管理者的這種善意難能可貴,也值得倡導。不過,股權激勵是一種長期激勵,股權激勵計劃的制訂與企業(yè)發(fā)展目標和階段息息相關。
在企業(yè)發(fā)展的生命周期內,組織發(fā)展是動態(tài)的,在不同的階段性目標下,不同人才發(fā)揮的效用是不一樣的。如果企業(yè)想一勞永逸,一次性定好股權激勵計劃,激勵效果往往不如人意,甚至適得其反。
從國內A股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實施情況來看,許多上市公司在其市值崛起的過程中往往實施了多期股權激勵計劃,很好地展現了“小步快跑、多次授予”的長期激勵理念。
誤區(qū)三:工具選擇依樣畫葫蘆
有的企業(yè)管理者看到其他企業(yè)做了股權激勵,效果也還不錯,就想著自己公司是不是也做個一模一樣的激勵模式。
“我了解到我們地區(qū)的另一家公司跟你們合作,做了一個股權激勵,他們現在很好招人,我們也做和他們一樣的股權激勵吧。”
這個想法是錯誤的。
做股權激勵的時候,技術層面的操作不難掌握,現在互聯網時代,信息這么發(fā)達,在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告里就能查到各種各樣的股權激勵方案。但是,拋開自己企業(yè)的具體需求,簡單地照搬這些“成品”方案,很可能導致嚴重的問題。
這就像一個人想保持身體健康,有的人在南方,南方天氣熱,容易上火,可能適合吃些下火的食物;有的人在北方,冬天天氣寒冷,就需要吃點暖身的,來對抗冬天的寒冷。
股權激勵工具也是這樣,需要對公司的內部結構、資產規(guī)模、公司發(fā)展階段等進行調研,要作出具體的分析,同時還要考慮到股權當中的不同工具,對現有股東股權的稀釋啊、對公司現金流的補充啊、給激勵對象帶來的資金壓力、所涉及的權益風險等等。
誤區(qū)四:激勵對象一視同仁
“我們做一次股權激勵,想把公司所有人都包含上,大家條件都一致,是否可行?”
如果企業(yè)要這么做,當然可行。但是,股權激勵稀缺性和激勵性的效用將會減弱。
在股權激勵實踐中,激勵對象可以包括公司的董事、高級管理人員、核心技術人員、核心業(yè)務人員,以及對公司經營業(yè)績和未來發(fā)展有直接影響的其他員工。
從現有的大批案例看,我們發(fā)現公司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/業(yè)務骨干是股權激勵的重點對象。
不過,需要提醒的是,由于激勵對象所處崗位的異質性,如果把激勵對象都放在同樣的層面進行激勵或考核,吃“大鍋飯”,股權激勵可能會達不到預期的效果,甚至挫傷相關人員的工作熱情。
所以,分層分類進行激勵,也是把股權激勵做正做實的重要基礎。一般來說,公司可以根據激勵對象的任職時間、所處崗位、出資能力、國籍,以及公司期望給予的激勵水平等因素,來確定激勵力度和模式。
團隊大于個人,現在是合伙人時代,股權激勵必然是趨勢,但是怎么做,非常值得我們花心思。
朋友們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或者有不明白的問題,可以直接致電小編咨詢!
11年專業(yè)代理免費咨詢:19855107810(可加V)